為踐行“大食物觀”,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同時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相關要求,2022年11月28日,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淡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淡養分技委”)組織召開了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研討會。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科技與市場加工處朱健祥副處長受邀出席此次會議。

研討會由淡養分技委秘書長劉永濤研究員主持。淡養分技委主任委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創舉研究員,全國水標委秘書長房金岑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謝從新教授、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家壽研究員、上海海洋大學劉其根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劉興國研究員、長江所楊德國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郭傳波研究員、全國水標委秘書劉琪助理研究員、全國水標委漁業資源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肖雅元副研究員、淡養分技委秘書處周瑞瓊研究員、長江所李學梅副研究員共14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上,朱健祥副處長就《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意見》主要涉及大水面增殖漁業、網箱養殖、天然漁業資源捕撈三大塊內容。近年來,受生態環保、河湖治理等影響,大量養殖網箱被清退,部分湖泊被劃為禁捕范圍,大水面網箱養殖受到嚴重打擊,養殖產量斷崖式下降,同時大水面增殖漁業利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他強調,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的建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與《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管理規定》等相關文件做好銜接,把相關標準制定好、完善好,把體系構建好,助推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
李創舉研究員代表淡養分技委和長江所發言,對參會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大水面生態漁業是我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潛力巨大。建立相關標準體系和標準,對大水面生態漁業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希望與會領導和專家多提寶貴意見,盡快將一些亟需的標準制定出來、推出去,推動大水面生態漁業取得新發展、新成效。
房金岑秘書長講解了標準體系建設、標準項目入庫立項的新要求,并對開展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建設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聚焦產業問題,找準關鍵點,加強標準體系頂層設計。二是立足長遠發展,結合體系建設特點,持續投入人力、財力和物力。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劉家壽研究員以《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框架(討論)》為題,從大水面漁業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擠壓、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迎來機遇、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建設的設想和17項建議的大水面漁業標準項目等方面作了介紹。
與會專家積極發言,對大水面生態漁業標準體系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