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魚病研究團隊經過近5年的研究,從患病羅非魚體內發現了一種新致病病原——細小病毒。該新發現填補了國內外羅非魚暴發性流行病病原學研究的空白,為羅非魚重大疾病防控技術研究奠定了基礎。
長江所魚病研究團隊在患病羅非魚成魚體內發現的細小病毒粒子直徑約為30-40nm。通過人工感染實驗發現,該病毒可在健康羅非魚體內復制,并導致感染羅非魚出現與自然感染羅非魚相同的發病癥狀。開展熒光定量PCR、原位雜交、間接免疫熒光等實驗證實,羅非魚細小病毒能夠在羅非魚組織中復制和增殖。進行病毒基因組進化分析結果表明,該病毒與細小病毒科新劃分的Chapparvovirus屬聚為一支。
相關研究成果以Determination of a novel parvovirus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massive mortality in adult tilapia(患病羅非魚成魚體內一種新細小病毒病原的確認)為題,發表在PLoS Pathogens(2019年影響因子為6.218)上。長江所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論文獲取地址為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8765。

患病羅非魚組織電鏡觀察結果(標尺A、F:1um; B:200nm; C-E:500nm,白色箭頭:病毒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