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生態長江,美麗荊州”2013年長江荊州段漁業資源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荊州貨運八碼頭舉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為此次活動提供中華鱘和達氏鱘9700尾。
此次活動由荊州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水產局主辦,荊州區人民政府和荊州市水產局承辦。湖北省水產局局長李勝強、荊州市委常委萬衛東等領導出席了活動現場。長江所鄒桂偉所長和危起偉研究員參加了活動。鄒桂偉所長在活動儀式上致辭,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在荊州市各縣市區的相應長江段以及長湖、淤泥湖、東荊河、松滋河等水域同步開展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共投放中華鱘、達氏鱘、長吻鮠、團頭魴、四大家魚等珍稀水生動物和經濟魚類苗種共計約5000萬尾。長江所提供了子一代中華鱘600尾,規格為120-170cm;子二代中華鱘8800尾,規格為40-70cm;達氏鱘300尾,規格為40-70cm。放流的中華鱘全部采用錨標和PIT進行雙重標記,以便跟蹤放流效果。
為進一步恢復長江珍稀魚類資源,自1983年起至今,長江所陸續往長江中放流中華鱘和達氏鱘累計300多萬余尾。其中,20cm以上的大規格中華鱘198萬余尾。

活動儀式

鄒桂偉所長致辭

放流中華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