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與捷克共和國南波希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共建的“中捷魚類保護與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正式簽約并揭牌成立。簽約暨揭牌儀式在長江所舉行,水科院劉英杰副院長代表長江所主管部門出席儀式并發表講話。
長江所所長鄒桂偉研究員與捷克南波希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院長Otomar Linhart研究員共同在合作協議上簽字,水科院劉英杰副院長與Otomar Linhart院長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簽約暨揭牌儀式上,劉英杰副院長代表水科院對聯合實驗室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賀,希望雙方在此平臺的基礎上,發現更好的研究領域,爭取更多的項目支持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水產科研方面取得更大的進展和成功。同時,他希望捷方能加大和水科院及院屬各單位的合作力度。
鄒桂偉所長代表長江所歡迎參加儀式的代表和來賓,祝賀聯合實驗室的成立。他說,捷克南波西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與長江所自2005年開始合作,十年間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正是雙方深化合作的成果,長江所將為聯合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財、物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同時,他希望以聯合實驗室成立為契機,繼續深度合作,優勢互補,進一步促進中捷在魚類保護和生物技術領域開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危起偉主任作為中捷聯合實驗室的主要籌劃和實際推動者,回顧了長江所與捷克南波希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的合作歷程,重點就雙方在聯合實驗室建設和今后合作的具體內容方面進行了介紹和展望。他表示聯合實驗室建立后,雙方將主要圍繞珍稀魚類的人工繁殖、苗種培育、遺傳物質保存、以及瀕危和重要經濟物種資源擴增技術(生殖細胞移植)等繁殖相關技術開展系統全面的合作研究,還將就環境毒理學新技術以及魚類人工養殖工業化新技術等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開展工作;雙方將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共同開展技術研發、申請科研項目、培養人才、人員交流及學術交流。
Otomar Linhart 院長感謝長江所對聯合實驗室的支持。他提出,捷克南波希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與長江所多年來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有著的密切合作,希望雙方通過共建“中捷魚類保護與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這一平臺,加強魚類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積極開展合作研究、聯合申報雙邊政府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積極開展人員交流及人才培養,促進兩國漁業科學發展。
簽約暨揭牌儀式后,雙方進行了科研交流座談,針對今后合作的具體事項開展了深入廣泛的探討和交流。
捷克南波希米亞大學漁業和水資源保護學院及CENAKVA研究中心是一個雖然年輕,但在科學領域十分活躍的科研機構。該機構擁有140名職工、50名博士生、230名其他學生,其中留學生人數超過一半以上,每年在著名科學期刊出版大約70-80項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學國際聲譽。

簽約

揭牌
(來源:科技處 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