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受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委托,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組織下,第一次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工作啟動。其中,長江水產研究所承擔了華中區和西南區淡水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工作。
2021年6月,長江所組織召開了華中區和西南區水產養殖種質資源調查啟動會。會后,長江所迅速成立了調查工作組,適時召開推進會,對調查任務進行部署、落實和推進;分物種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并就實施方案和調查工作與湖南、湖北、四川、重慶、云南和貴州進行了工作對接;對照《魚類樣品采集技術規范》和《魚類種質資源遺傳材料制作規范》等技術規范,開展了調查實操培訓,進而明確了操作流程、樣品采集、運輸和保存等環節的實施細則。

啟動會與會人員合影

長江所調查工作組推進會 與四川省進行工作對接

在長江所梁子湖試驗場進行實操培訓
2021年,長江所主要負責鰱、鳙、青魚、黃顙魚、南方大口鯰、長吻鮠、黃鱔和泥鰍等8個種的系統調查任務。長江所克服新冠疫情散點暴發、調查地點分散、調查范圍廣等影響和困難,先后赴河北、天津、陜西、湖北、湖南、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廣東等14個省市開展調查工作。截至12月底,累計調查相關機構48個,其中國家級原良種場13個、遺傳育種中心1個、龍頭企業3個、省級原良種場5個、養殖場26個。采集調查樣本1949份、遺傳多樣性樣本1949份、營養品質樣品144份、生理生化樣品1440份。制作遺傳材料8521份,其中活體資源7080份、標本資源294份、基因資源1070份、細胞資源77份。目前,長江所正將采集的樣本進行遺傳多樣性、生理生化和營養品質測定,預計近期可完成全部測定工作。經分析后,相關信息將提交至全國水產養殖種質資源系統調查數據匯交平臺。

系統調查工作掠影

調查物種生物性狀測量和樣品采集
下一步,長江所將繼續推進調查物種的表型和基因型精準鑒定,進行遺傳評價,分析調查物種的遺傳本底和種質資源現狀,努力完成調查任務,為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助力種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