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歡
男,漢族,1985年12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日本東京海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畢業,現工作于長江水產研究所淡水魚類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室。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協同創新及國際合作等項目,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27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
優秀事跡:
不斷拼搏 尋求物種保護新途徑
他潛心學術,刻苦鉆研,在國內率先開展了瀕危魚類生殖干細胞移植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以長江水生生物的旗艦物種——中華鱘和長江鱘為研究對象,鑒定了鱘魚多個生殖細胞標記基因,實現了鱘魚原始生殖細胞的活體標記和追蹤,闡明了其在胚胎發育過程的遷移模式;他系統研究了長江鱘性腺分化和發育的特征,在國內首次建立了高效的鱘魚生殖干細胞分離、冷凍保存、體外培養及移植技術體系,成功獲得了鱘形目魚類的種內、種間及科間生殖細胞嵌合體,為瀕危鱘魚種質資源保存與遺傳多樣性的保護及物種恢復提供了新思路。
開拓創新 助力種業轉型
“發展養殖,種業先行”,種業在水產養殖產業鏈中占有引領性的戰略地位,良種培育的突破性成果可以為水產養殖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和提高。目前,傳統育種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果,也面臨著行業瓶頸,需要通過基因技術向生物育種進行轉變。因此,他專攻集成應用前沿的育種技術,如生殖干細胞移植技術、基因編輯技術、性別控制育種技術等,快速創制出了具有生長優勢性狀的單性鲿科魚類苗種,支撐了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