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9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萬州區人民政府舉辦的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重慶市萬州區舉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作為苗種供應單位參加了此次活動。
期間,長江所為此次活動提供中華鱘和長江鱘共計208尾,其中5齡中華鱘子二代8尾,規格145-170cm;7齡長江鱘子二代200尾,規格84-98cm。同時長江所對這批中華鱘和長江鱘植入了PIT標記,以便后續跟蹤監測。
中華鱘和長江鱘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受水工建設、航運及航道整治、水體污染及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的影響,其野外種群均處于極度瀕危狀態。葛洲壩和三峽工程建成后,中華鱘的洄游通道被阻斷,無法洄游到金沙江的傳統產卵場,在長江上游已無自然分布。長江鱘在長江上游也已多年未被發現自然繁殖。在長江全面禁捕的有利契機下,通過采取生境修復措施,在長江上游存在重建中華鱘和長江鱘自然種群的窗口期。此次在長江上游放流中華鱘和長江鱘,對把握這一窗口期,助力中華鱘和長江鱘野外資源恢復有重要意義。

長江所放流車隊

放流活動現場

待放流的中華鱘

長江鱘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