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課題組朱傳亞等科研人員在嘉魚站位開展長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和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發現1尾刀鱭,系今年首次監測到刀鱭上溯到長江干流中游嘉魚江段。這是近30年來,繼2020年在石首江段調查到刀鱭后,第二次于刀鱭生殖洄游上溯時間窗口內在長江中游干流江段調查到刀鱭。
刀鱭學名長頜鱭,隸屬于鯡形目、鳀科、鱭屬,一般在春季從海區進入淡水,從長江口上溯至長江中下游干流及附屬的湖泊中產卵繁殖。刀鱭為長江中下游重要的經濟魚類,歷史上的捕撈量相當可觀。但自80年代開始,由于過度捕撈、水工建設等人類活動影響,長江中下游洄游型刀鱭的產量迅速下降。
此次發現刀鱭,表明隨著2019年刀鱭專項捕撈許可證制度的取消及2021年長江全面禁捕工作的推進落實,長江刀鱭上溯產卵群體正在逐漸恢復。根據九江市水產科學研究所調查結果顯示,刀鱭生殖洄游群體最早于4月中旬已到達湖口江段,部分進入鄱陽湖水域進行產卵繁殖,部分繼續沿長江干流上溯;如果刀鱭生殖洄游群體延續前兩年的恢復勢頭,預計未來幾天/周,或將有更多的刀鱭生殖洄游群體路過嘉魚江段,陸續抵達洞庭湖水域,選擇適宜產卵區域進行產卵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