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16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工作會議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召開。會議全面部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后水生生物資源監測和效果評估工作,宣布成立“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中心”。農業農村部于康震副部長出席會議并為監測中心揭牌。

會上,水科院林祥明副院長、長江所危起偉研究員、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姜偉主任分別就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方案、長江資源環境調查評估、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作了專題匯報。
會議指出,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數據是反映長江禁漁成效的重要依據。農業農村部從2017年起,連續4年組織開展長江水生生物本底資源調查,全面摸清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及其棲息生境本底狀況。
會議要求,要為長江大保護和即將實施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加快修改完善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體系,將其變化狀況作為評估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物總體狀況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的生態保護責任。要進一步加強禁捕后水生生物資源監測,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建立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開展長期定點監測,科學評估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和水生生物重要棲息地等重點區域資源變動情況,為長江生態環境整體保護、系統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同日,農業農村部長江辦會同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19年)》。這是首次由多部門聯合發布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由長江所主編、多個長江流域相關科研機構參與完成,重點介紹了2019年長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漁業資源、重要漁業物種產卵場、漁業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等狀況。公報的發布,將對增強社會公眾對長江的關注和保護意識,營造共抓大保護的社會氛圍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