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稱“長江辦”)主任馬毅、湖北省水產局局長李水彬、荊州市委書記何光中、武漢大學水生態研究所所長常劍波等一行到農業農村部中華鱘保護與增殖放流中心(以下稱“中華鱘保護中心”)調研。
作為依托單位代表,長江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陳大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研究員陪同長江辦主任馬毅、荊州市委書記何光中等一行實地參觀了中華鱘保護中心的生態調控車間、催產池、親魚池、育苗車間,考察了正在建設的中華鱘科學繁育中心施工情況;匯報了中華鱘保護中心的發展歷程、當前的保種情況、在建中華鱘科學繁育中心用途及中華鱘保護中心目前面臨的困難與問題等。
長江辦主任馬毅和荊州市委書記何光中指出,位于荊州市農高區的中華鱘保護中心擁有特大型實驗設施,中華鱘保種繁育技術已有新突破,在養中華鱘已具有一定規模。建議加強科技創新,為中華鱘等珍稀水生生物養護作出新貢獻;統籌考慮,與比鄰新建的湖北水產技術產業研究院中華鱘人工保種基地聯合,興建以中華鱘為主題的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科普基地,以進一步宣傳中華鱘保護工作,擴大公眾對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的知曉度;進一步加快中華鱘科學繁育中心的建設進度,保質保量完成建設內容,為中華鱘保種繁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
長江辦政策處處長衣艷榮、資環處副處長婁巍立,湖北省水產局局長辦公室主任王勇、漁政處副處長林剛,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朝安、武漢大學水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程琳等參加了調研。

調研現場

調研現場

調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