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10日,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荊州市農業農村局、監利市人民政府
主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承辦的2023年湖北荊州中華鱘野化放流活動在湖北監利開展,活動期間共放流已在監利何
王廟故道網箱成功野化的子二代中華鱘800尾。
9月8日上午,2023年湖北荊州中華鱘放流活動啟動儀式在監利市何王廟中華鱘野化馴養基地舉行。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
管理辦公室、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湖北省林業局、荊州市人民政府、監利市人民政府等單位領導出席活動,長江
所副所長李創舉出席活動并講話。儀式結束后,現場領導和相關人員乘船至何王廟故道,參觀了長江所中華鱘野化保種網箱的建設和
運行情況,對后續中華鱘野化馴養及基地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次人工增殖放流的800尾子二代中華鱘(5-6齡)來自長江所位于監利何王廟的中華鱘野化馴養基地,該批次中華鱘經過兩年的
轉食馴化,在何王廟故道半自然水體環境中攝食正常、生長良好,目前已基本適應野外自然環境。
下一步,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長江所將繼續依托監利何王廟故道中華鱘野化
馴養基地,持續開展不同世代中華鱘的野化馴養及放歸工作,逐步完善中華鱘“陸-海-陸”接力保種技術和模式,加大中華鱘放流
規模,進一步提升中華鱘人工增殖放流效果。

活動儀式現場

參觀中華鱘野化保種網箱現場

中華鱘野化保種網箱轉運魚現場

中華鱘放流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