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堿不穩定性蛋白結合磷法測定不同年齡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血清中磷含量,以磷的含量變化反映卵黃蛋白原(VTG)變化情況。實驗魚為人工養殖0·5、1、2、3、4、5、6、8、9、10齡中華鱘和野生成熟中華鱘,共81尾,其中8尾野生雌魚在人工繁殖前后各取樣2~4次,共測97個血液樣本。結果顯示:低齡中華鱘 VTG含量較低,最低值在5齡,含磷量為(4·6±1·6)mg/L, 5齡后增加,成熟后達到最大,含磷量為(52·0± 4·5)mg/L。在性腺不同發育時期,雌性個體在Ⅱ~Ⅴ期VTG的含量增加,Ⅱ~Ⅲ期增加速度較快,隨后變緩, Ⅴ期達到最高水平,Ⅵ期降低;而雄性個體在Ⅱ~Ⅳ期VTG的增加量很少,Ⅳ期達到最高水平,含磷量為(28·7 ±12·2)mg/L。繁殖雌魚產前VTG含量最高,含磷量為(62·5±8·7)mg/L,產后低于產前。此外,發現產后鱘魚卵巢液中含量低于其血清中含量,但高于其他年齡組血清中的水平。本實驗表明淡水養殖的中華鱘有可能達到性成熟。
附件下載:張艷珍, 陳細華, 危起偉等.
中華鱘血清卵黃蛋白原水平的初步觀察. 淡水漁業. 2008, 38(5):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