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Weld-2018便攜式B超機(C1-9/60R凸陣探頭)測量正常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的鰓動頻率和心動頻率以及心臟大小,以查明中華鱘心臟變化特點,為超聲成像技術進行中華鱘心臟疾病診斷奠定基礎。實驗魚為人工養殖的年齡為0.5齡、1~5齡、7齡、9齡、11齡的中華鱘和野生成熟的中華鱘,結果表明,中華鱘心臟的周長和魚體體長呈顯著正相關(P<0.01),橫切周長(y)和體長(x)的關系為y=1.689x+10.118(R 2 =0.825,n=42)。不同年齡中華鱘的鰓動頻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1齡為(104.6±8.9)次/min(n=5),野生親魚的為(50.5±3.6)次/min(n=8)。鰓動頻率(y)和體長(x)成負線性關系y=-0.5078x+130.59(R 2 =0.8161,n=35,P<0.01)。溫度對中華鱘的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鰓動頻率和心率上升。13℃下 1齡中華鱘的鰓動頻率為(74.5±6.2)次/min(n=5)、心率為(26.9±3.2)次/min(n=5);28℃的鰓動頻率為(106.1±6.4)次/min (n=5)、心率為(43.4±8.44)次/min(n=5)。結論認為,中華鱘發育到一定年齡鰓動和心動頻率趨于穩定。
附件下載:邱實, 危起偉, 陳細華等.
中華鱘心臟的超聲成像研究. 中國水產科學. 2009,16(4): 6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