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所用性成熟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親魚為野生捕獲。對其進行人工繁殖, 并觀察其胚胎和仔魚發育。結果表明: 在水溫 9.31~12.80℃, 受精卵歷經 408 h 出膜, 所需積溫為 193.35 ℃·d, 初孵仔魚體長為(9.64±1.03) mm。整個胚胎發育過程可劃分為 6 個階段(受精卵、卵裂階段、囊胚階段、原腸胚階段、神經胚階段、器官形成階段)、26 個時期。剛出膜的仔魚體色透明, 肌節明顯, 無游泳能力, 出膜第 5 天體表出現大量黑色素, 12 d 后卵黃囊開始消失, 46 d 的仔魚各鰭條與幼魚相似, 出現幼鮭斑。通過探討水溫、溶氧和水質等對秦嶺細鱗鮭早期發育的影響, 建議秦嶺細鱗鮭人工繁殖的水溫不宜超過 14 ℃, 最適宜水溫應控制在 6~10 ℃; 孵化水體 DO 應在 6.00~8.55 mg/L, 如果低于這個水平將會導致發育遲緩、壞死或是出膜幼苗畸形。本研究旨在為秦嶺細鱗鮭的人工繁殖和魚種培育提供科學指導。
附件下載:
施德亮, 危起偉, 孫慶亮, 李羅新, 杜浩. 秦嶺細鱗鮭早期發育觀察. 中國水產科學, 2012, 19(4): 557-567.k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