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觀測初次繁殖養殖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親本產后的攝食行為, 測量生長指標和監測血清中甲狀腺指標、血液理化指標, 進行產后親本11 個月康復的效果分析。結果表明: 使用多春魚(Mallotus villosus)可誘導產后親本開口攝食及轉食營養豐富的混合鮮餌。雌性產后身體虛弱, 攝食時行為異常, 隨攝入營養水平逐漸提高, 雌性和雄性最大攝食量于產后7 個月時分別達到體質量的2.04%和1.60%, 7 個月后恢復正常。隨混合鮮餌攝食量提高, 親本體質量從下降轉而升高(9 個月間雌雄親本增長率分別為44.16%和23.30%), 體長增長(增長率分別為5.00%和3.23%), 與同齡未產的養殖中華鱘(參照組)相比, 體質量和體長的增長率均處于較高水平。產后親本血清總T3(TT3)、血清總T4(TT4)、血清游離T3(FT3)、血清游離T4(FT4)和多項血液理化指標在恢復培養期明顯升高, 至培養期末, TT3 、FT3 高于參照組, 其余指標多接近參照組平均水平, 表明產后親本生理情況基本恢復。研究表明, 加強產后康復培養, 可以提高初次繁殖親本, 尤其是雌性的健康恢復和生長效果, 對養殖中華鱘資源的重復利用和再次成熟后生殖力的提高至關重要。
張曉雁, 杜浩, 危起偉*, 張艷珍, 王彥鵬, 蔡經江, 劉志剛, 喬新美, 熊偉. 養殖中華鱘的產后恢復. 水生生物學報, 2015, 39 (4): 705-713.
附件下載:
/Upfile/2014/7/28/201407285910216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