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我國高原土著魚類漁業資源量銳減,一些高原土著魚類己瀕危或絕跡。保護和恢復高原土著魚類資源極為迫切,而人工繁育、苗種培育及增殖放流等技術手段成為保護和恢復其資源的重要途徑。尖裸鯉(Oxygymnocypris stewartii Lloyd)、異齒裂腹魚(Schizothorax oconnoi Lloyd)、拉薩裂腹魚(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和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sis Li)四種高原土著魚類為我國所特有,具有顯著的地區代表性和進化特性。2009年6月至2015年12月間,在西藏、陜西地區取得四種高原土著魚類人工繁殖的基礎上,進行了四種高原土著魚類養殖生物學內容的相關研究,包括餌料選擇和研發、投喂模式、飼養箱選擇、病害防治、生殖繁育、親緣關系鑒定和分子標記放流等方面,優化和創新了上述四種高原土著魚類的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技術,為增殖放流提供充分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有利于保護和恢復四種高原土著魚類資源。
附件下載:/Upfile/2016/4/10/2016041056862569.pdf